Jtti1.14

3个维度,解读B端产品该如何管理产品团队?

今天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到“如何对底下产品人员做考评?”,当时从两个方面解答了一下:

  1. 产品工作输出的角度
  2. 产品人员成长的角度

现在想来这样的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性的答案,而是一个梳理企业文化、市场竞争、产品定位、产品阶段、目标管理的逻辑过程,基于客观信息需对应哪种管理方式去实现产品良好的持续迭代,和保持产品团队的工作活力、产出质量、持续成长。

以下我想分享下相关管理经验,本人5年产品工作经验,经历了智慧零售门店管理软件、O2O在线找月嫂平台、美业新零售拓客工具等产品,基本上属于从0到1的产品过程,产品属性偏B端,第一段工作经历(2014-2016)属于自主创业,带了产品+设计团队,O2O平台带了产品运营团队,美业新零售专职带了1-2名产品人员。

我的管理经验适用于以下人群:

  1. 初创团队,规模在50人以内的产品leader
  2. 需要做0-1的产品工作,最简化产品结构和人员架构
  3. MVP(最小产品可行性)推进产品,快速做市场验证的阶段

分享的内容分为:

  1. 产品产出文档质量的考评(SAAS或B端企业服务的产品类型)
  2. 所处特定业务领域的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3. 产品人员的思维方面(产品sense)

一、产品产出文档质量的考评

衡量一个产品人功力深厚与否,一篇产品需求文档(PRD)就能窥见一斑。

产品考评应该把这项能力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规范好框架、格式、规则/逻辑文字说明,形成一遍专业性强、完整度高、可读性高的工作输出。根据每一次输出,内部每周做一次分享、评级、评最佳。

完整的产品需求文档框架至少包括:版本说明、产品框架图、业务流程图、原型图、规则/逻辑文字说明。

前4项根据需求正确的图形表达,追求的是无误,清晰。后1项追求的是文字描述的研究性,包括核心逻辑文字清晰描述、字段细节描述。

输出文档格式可根据团队协作和项目情况来定,颗粒度细化大小程度也应实际情况考虑,如图一个需求文档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敏捷式开发文档输出的参考:

3个维度,解读B端产品该如何管理产品团队?

考评至少要做到:

  1. 考察文档结构完整度
  2. 考察逻辑规则文字表述的严谨度
  3. 设定级别,或者每周复盘,形式不一但要有。目的在于明确当前不足点,该朝哪个方向加把力。

二、所处特定业务领域的思考

SAAS平台或大B端企业服务来说,衡量产品价值大小是基于是否满足基本业务需求、业务运营降本提效、对特定的场景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这就天然地要求B端产品经理要懂当前所处的业务领域,把握业务流程每一个节点,抓住关键节点和核心业务逻辑。

很多人说,B端产品经理最终转型很可能的方向是进入到业务方做信息化规划和管理者,也都是基于说这个人比业务方更懂技术/产品,比技术/产品更懂业务。

言归正传,在产品职能管理上,了解这些才可能真正地把某个功能模块或产品版本迭代交付到产品人员手中。后期基本上可以独立推进产品模块,就模块架构、数据逻辑直接和技术团队沟通。

此外,对于外部环境需了解市场竞品、竞品运营方式、同类产品商业模式,同时明确自身产品定位、核心优势与劣势、差异化价值点,做到知己知彼,产品思考才能长久不衰。

思考层面从左至右升级:产品设计>业务逻辑>场景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大部分B端产品经理停留在第二个阶段——业务逻辑,要持续在产品服务上输出亮点,场景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才是衡量产品经理含金量的关键指标。

实现上述理想目标,方式无非就是:

  • 定期讨论,讨论,讨论。可以是内部的探讨,也可以和业务方、使用员工做调研;
  • 上述四个层级给自己或产品人员定级,这里没有优劣之分,就是为了明确自己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应该会面临哪些瓶颈,又该如何克服;
  • 阅读,阅读,还是阅读。专业性书籍或行业报告,这里推荐一个高效且深度阅读方式,对一个问题或领域知识的求知,找10本不同的书,10种不同的观点,拓展对这个问题/知识点的认知边界,从而形成自己心中那个合理的答案。

这里共享一些互联网行业大佬的博客,对某些行业和思考可以提供一个资料参考:

  • 俞军:滴滴高级副总裁 http://www.sowang.com/9238/
  • 王建硕:百姓网CEO http://wangjianshuo.com/
  • 雷军:小米科技CEO http://blog.sina.com.cn/u/1259217865
  • 冯大辉:无码科技CEO http://dbanotes.net/
  • 纯银:猫饼CEO http://firecacada.blog.163.com/
  • 王俊煜:轻芒CEO http://blog.wangjunyu.net/
  • 唐岩:陌陌CEO http://ytang1979.blog.163.com/
  • 白鸦:有赞CEO http://ucdchina.com/baiya/
  • 梁宁:绿人旅游CEO http://blog.donews.com/sunnyliang/
  • kent:前易到用车副总裁 http://www.ikent.me
  • 张涛:映客高级产品总监 http://www.hidecloud.com/
  • 江洋:前火辣健身产品副总裁 https://pcuseman.com/
  • 黄海均:职人社CEO http://haijuns.com/
  • Tony:下厨房CEO http://blog.sina.com.cn/wangxusheng
  • 孙波:携程高级副总裁 http://www.sunbo.name/
  • 邱岳:无码科技产品经理 http://qiuyuexp.com/
  • 张锐:春雨医生CEO http://blog.donews.com/zrde/
  • 王冉:易凯资本CEO http://blog.sina.com.cn/u/1197890497
  • 张之弢:优信金融产品总监 http://blog.sina.com.cn/huiyidao
  • 戴志康:康盛创想CEO http://blog.sina.com.cn/daizhikang
  • 西乔: http://blog.xiqiao.info/
  • 李学凌:YY CEO http://blog.donews.com/lixueling/
  • 余昊: http://www.luanxiang.org

三、产品思维方面(产品sense)

一说到产品经理,就会想到产品感。产品感不是C端产品经理独有的,B端产品经理也需要,甚至和产品相关的岗位都该强化产品感,比如产品运营、UI/UE、前端开发、BD等。

如何强化,先看看“产品感”一词的出处和用意:

其实早在90年代随着各行各业的角色被职业化,而延伸出来的最高级别的词汇“sense of xxx”。90年代4A公司兴起,形成“创意为王”的时代,一个广告创意可以让百事可乐匹敌碳酸饮料的可口可乐。各类广告人走入世界500强公司,公司业绩数据在创意较量中浮浮沉沉。

那时候,4A广告公司出来的广告人,地位不亚于现今移动互联网时代BAT出来的产品人。而衡量一个广告人是否优秀也被高度抽象为是否具有“创意感”(sense of creativity)。从行业发展初始阶段到成熟阶段,从具象到抽象,从广告人到创意感,这是行业发展必经的阶段。

从产品经理到“产品感”意味着一个产品是否优秀很大程度依赖产品角色是否足够优秀,以抽象的职业追求代替了具象的职业要求。如:

这是一个真实的产品笔试题,基于特定情境进行综合思考,意在考察问题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拆解能力、反推能力、表达能力。

“产品感”强的小伙伴会这么思考:

从这样的一个试题当中,从宏观到微观,由表及里,抽丝剥茧,就问题和产品层层剖析,就可以窥见一个产品人是否具备较好的产品感。

如图,从春节抢票使用【智行】APP而写的产品分析笔记,从前端交互和业务流程来看在线抢票的规则、数据逻辑:

3个维度,解读B端产品该如何管理产品团队?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产品感是可以强化的:

1)建立自己的产品思考分析框架,或看问题的思考框架;

产品而言,不可或缺的分析维度包括:用户使用场景、用户需求及画像分析、产品核心功能/价值点、市场竞品定位、产品商业模式。

2)基于现有思考框架,不断优化或拓展;

产品形态层面的渗透:设计交互>产品架构>数据逻辑>增长逻辑

产品思维层面的渗透:页面>数据>算法>策略>行业/领域/场景的解决方案

3)积极对外讨论观点或输出主题文章,这个我觉得自己正在努力当中,虽然自己持续不断地思考和学习,但没有建立起和外界沟通碰撞观点的习惯,最终成长效果不如经常做输出的小伙伴明显。此处强烈建议小伙伴们早建立,成长快。

这一方面的能力不建议放在考评上,只要内部保持竞品分析、问题分析的这种氛围即好,每月做产品分享会,年度积累下来主讲次数最多、质量最佳的做个评选就好。

对于B端产品团队的管理维度做了三方面的拆分和指标说明,希望给予大家带团队或自我成长一些参考。未来希望在此框架上进一步优化管理维度和方式方法,督促自己和小伙伴持续进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广告位招租919838898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