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许洁 高倩 编辑 / 乔川川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利用碎片时间来健身,比如跟着视频减脂塑形练瑜伽,并将健身记录“打卡”到网络上。这种行为也被形容为“云健身”。
有数据统计,我国“云健身”的人群已超7亿。这一庞大群体引发的需求也“云养”出了一家运动社交公司Keep。有消息称,Keep正在筹备上市。
对于上市消息,Keep相关负责人并未置评。不过,与各大赛道头部公司扎堆上市的繁荣景象不同,“云健身”赛道似乎只有keep“一家独秀”。
Keep频传上市 咕咚们“不动声色”
根据天眼查APP数据,Keep所属公司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实际控制人为王宁。与Keep同期的公司,还有咕咚和悦跑圈等。
谈及这类产品的发展情况时,艾媒咨询CEO张毅说,Keep目前用户数据相对还是比较领先,营收相对有保障,财务数据相对好看,其他产品恐怕还需要发力。
在成立的7年时间里,Keep共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6亿美元。
最近的一次融资在今年1月11日。彼时,Keep宣布完成3.6亿美元F轮融资,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本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高瓴资本、蔻图资本跟投,GGV、腾讯、五源资本、时代资本和BAI资本等老股东继续参投。值得一提的是,高盛曾领投KeepD轮融资。
在1月宣布3.6亿美元F轮融资的同一天,也有消息称这也是Keep的IPO融资金额。尽管Keep否认了IPO消息,但此后相关传闻不断——“最快二季度申请赴美上市”、“4月底将向SEC递交招股书,最快7月IPO”、“美国IPO最高募资5亿美元”——直至日前报道的小规模路演。
然而在Keep上市传闻层出不穷之际,同赛道其他玩家却“不动声色”,融资仍然停留于C轮:咕咚的融资还停留在2018年2月的2000万美元C+轮融资,悦跑圈则是2018年3月的1亿元C轮融资。
对于上市,在前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看来,这个领域太细分了,出现一家上市公司的可能性,也要小于其他领域。
不过,他还是认为,“Keep可能是其中之一,它上市后其他家上市的可能也有。这是因为,目前的市场比互联网初期好太多了,一家企业有投资人买账,哪怕你是一家小公司,都可以上市,所以这个也不着急。”
张毅却认为,这类产品被收购的价值会大于独立上市的价值。
“独立上市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未来它要把营收和利润做起来。但一方面,这个行业门槛不高,‘大厂’们其实都在做,工具型的产品都会有这个短板。另一方面,这个模式本身变现比较难,通常是广告和电商。”
商业化有瓶颈 只能小而美?
那么,Keep这类产品的未来前景如何?
丁道师表示,“还是看好它的发展”。他说这话的前提是,Keep没有为了做大而做大,甚至不惜丧失原本的优势,做一个所谓的生态,而是服务好有健身需求的人,给他们提供课程服务、产品服务等。
但Keep之所以能在同类中遥遥领先,正是得益于过去7年的“狂奔”。2017年8月,Keep用户突破1亿,2021年3月,其用户规模达到3亿。
用户达到1亿时,王宁曾表示,公司走完了“从0到1”的历程,正在迈入“从1到100”的阶段。为此,王宁希望以内容为核心,并最终打造一个科技互联的运动生态。
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Keep也有走弯路的时候。2019年10月,Keep一位员工匿名发表文章,透露Keep程序员节大裁员300人,并揭露公司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业务增长遭遇瓶颈,商业化变现面临挑战。虽然Keep否认了文章的真实性,但当时媒体还是证实了公司正在进行人员优化,涉及总员工数800人的10%-15%。
不过,疫情下的无接触生活,让“云健身”又流行起来,进一步拉升了日活和月活。
但张毅的态度并不乐观,他认为这类产品的商业化天花板较低,未来可能不会有一个好的表现。
“上市以后,它未来提升的价值在于,能不能迅速把营收和利润做起来。尤其是营收这块,显然它的引流机会是有限的,主要还得靠电商把规模做起来,但在该领域巨头们都很厉害。比如,在Keep里卖的所有产品,在京东、淘宝和拼多多里都有,而且卖的可能更便宜,物流更加及时,所以就很难。”
根据媒体报道,Keep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广告及其他、会员及付费内容和健身产品三大类。
具体来看,2019年,Keep总营收超6亿元,其中健身产品收入超3亿元,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超1.5亿元,广告收入过1亿元。2020年,Keep总营收超11亿元,其中健身产品收入超6亿元,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超3亿元,广告收入超1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Keep营收为3.03亿元,其中健身产品收入1.81亿元,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9200万元,广告收入3000万元。
由此来看,Keep的主要收入来自健身产品,也就是消费品。据公司副总裁刘冬透露,消费品的规模更大,但是它的毛利没有线上服务高。
一位运动健身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这类工具型产品的商业化并不是很好。做智能硬件产品可能是个机会,但该类产品的毛利率不高,还非常依赖渠道。
从未来发展规模来看,丁道师认为,“Keep所处的赛道,可能注定是小而美、小而精的。作为其中的领头羊的话,做到几十亿美元的估值是可能的,但想要做成头条,美团,滴滴此类级别企业是不可能的。”
“它要做大,就需要做产业链的并购,但这个很考究整个运营团队的资本整合能力,这个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公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但这方面的人才未必会考虑这样的平台。”张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