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营思维,这3个方法一定要看

运营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运营的核心能力以及运营对产品的重要性。

团队中运营是最重要的职责,是帮助产品成功的关键。

团队中有最好的文案创作出号的作品,有最好的策划可以做出不错的活动,这些都不算是重要的能力,产品只是在实现价值过程中的交付物,并不是运营所追逐的目标。

运营则是在产品从0到1,乃至到N这个过程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做出价值输出,持续输出,这才是重要核心。

比如:当前产品体验感相当差,产品运营会根据数据埋点来了解用户流失的原因,或者通过对用户的调研来得到用户的反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再比如:没钱的情况下,运营如何利用资源合作给产品带来新用户。

所以,运营的核心价值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拉新难,留存难,活跃低,变现差的问题。解决老板曾吹过的那些牛逼kpi,解决团队中各个产品阶段遇到的问题。

这篇文章中讲的一些运营方法,它们可以构成产品运营做事的基本方法论。

一、目标拆分法

在运营之前,首先将你的目标拆分。通过拆分目标更加快速的了解到当前目标所需要的解决方案。

  1. 了解目标是什么?
  2. 拆分目标,分析有那几个版块组成。
  3. 拆分之后,大概查看目标遇到了一些什么问题。有哪些问题。
  4. 最后整体一个解决方案。

目标拆分法适用哪些工作场景?

老板吹牛逼定的kpi,如何拆解完成?

工作遇到瓶颈了,怎样才能突破?

如何不动声色的跟面试官,描述你最成功的项目。

以上场景都可以用到目标拆分法。

简短的说明可能说的有些抽象,以下就由两个案例详细的举例下。

案例1

在跟阿里高级产品经理聊天的时候,他给我分享了一个事情。他说:有天他跟产品经理聊天,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将某个单类的日活提高50%?

当时有一个实习经理A回答:“这样的KPI,真具有挑战性啊,淘宝天猫能导些流过来吗?而且估计要申请很多的经费,怕是领导不会批。”

而另外一个有经验的经理B回答:“现在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大概是XXX万,这个日活是怎样组成的,类目其他版块的占比如何?还有哪些版块具有增长空间?哪个版块有什么问题和难点?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这个难点?预估可以整个可以提升到什么程度。”

B经理就拆分了目标,想想问题和难点在上面地方,可用多少的资源,给出解决方法,最后在评估一下整体效果。

这就是两位层次不同的经历,在这里问题下的思考差别。

案例2

在一个初创团队做过产品运营,产品为一款工具。

产品的初期用户体验相当差,只做了MVP的核心功能。

由于团队没有投入资金推广,拉新就表现的非常有限,导致产品发布了有一段时期,每天的日活也只有1000-2000左右。

而老板的需求是把日活提高到1万。

所以之后就开始想办法将日活提升。

日活的公式=增量+存量+流失用户找回。

增量

指的是对产品进行拉新。

特别是在这种初创公司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在没有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如何达到比较好的拉新目的?

最后找了一些免费的推广方式与途径。比如:申请APPSO、应用宝等各种应用网站的报道、找了工具类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互推,利用知乎,百度搜索和其他的自媒体渠道进行曝光,并且可以策划一些刺激用户的运营活动来激励用户推广。

存量:

指的是现在仍然在使用的用户。

问题是如何保持现有用户的活跃,核心是提高留存。

  • 针对新用户,要找到什么行为or功能才能让用户留下来。比如,优化新手指导流程、提升核心功能的体验、通过分析用户的流失节点来优化产品等。
  • 针对老用户,理解并持续提升产品的体验是留存的关键。比如,推出有特色/创新的功能,搭建社区加入社交元素等。

流失用户

指的是已经流失的玩家,卸除和放弃使用

这个就需要认真思考,用何种方法可以将用户给召回,既然用户离开,很有可能就去使用了竞品。那么就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回来继续使用?”这个问题。

二、ROI评估法

什么是ROI?

ROI是一种财务指标考核体系。

在运营的时候,肯定会泛生很多的琐事,每天这些事情汇聚一堆,常常让人感觉不到运营的价值,工作滞后。

而80%的有价值的产出是20%的琐碎事情导致的,所以之前就要学会如何安排优先级这个问题。也就是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

用ROI评估法规划与思考解决问题的优先级

同样把这些问题给分类,将他们以:投入时长、预期价值、紧急不紧急等,分成 P0、P1、P2、P3 。

结果导向来看,花费多的时间解决预期高回报高的问题,减少时间花费在费事且回报少的琐事上,如下图所示:

学习运营思维,这3个方法一定要看

在运营的时候,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相当重要

三、场景分析法

腾讯的产品经理,基本上不会使用“我觉得”、“我认为”这些开场白进行沟通。几乎都是站在用户和使用着的角度来思考很多问题。

比如:“用户的痛点是….”,“用户的行为操作是…..”,“用户的使用场景是…..”

这些都是运营在分析过后所得出的结论。

场景思考路径:

  1. 谁才是用户?
  2. 使用产品的场景是什么?
  3. 在使用过程中到底遇见了什么问题?
  4. 当前的产品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5. 还能提升多少用户体验?

关于场景分析,适用在哪些工作场景中?

  1. 说服产品/经理/开发/设计是来帮你该需求时。
  2. 在试用产品时,思考优化产品体验的思考路径。
  3. PM演示文档的时候,给大家描述新需求的来源时。

我们拿“灵魂”社交软件SOUL为例,来进行一次场景分析。

1. 用户群体定位

先搞清楚产品的用户群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同的类型和他们的特性。

Soul主打灵魂交友的社交APP,用户都在95后,00后这个区间范围。

定了目标群,接下来在看场景

2. 用户使用场景是什么?

拆解产品使用场景,就是用户在这种时间、地点下,需要完成什么?做什么事情?

社交软件的核心就是促进社交、建立关系,主要是搭建社交场景和聊天。

从“和谁聊”,“怎么聊”,这个场景来进行分析。APP的底部分为,TAP星球,广场,聊天。那么就有了3种使用场景。

星球,随机匹配,算法推送匹配兴趣相同者。

广场,Soul使用者们集聚地,可随意动态。

聊天,和兴趣对象在线聊天。

学习运营思维,这3个方法一定要看

3. 用户在使用中有什么问题?

一个产品,不管是在升级和改动优化,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被解决的用户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问题并且分析出行为。

作为拥有社交场景的Soul,这些场景都要回归“聊”。

陌生人与陌生人聊天,最难就在于破冰,不然三言两语就终止了聊天。这绝对不是Soul的核心。

通过兴趣匹配,增加聊天话题。

4. 产品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注册Soul除开相关信息,用户还可以自己设置标签,关注了什么话题,来分析聊天对象共同点,进行匹配。

这个时候,Soul就推出了一个只能服务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说是聊天主持人。

通过自动生成双方“感兴趣”的话题,来保持聊天不冷场。同时还有表情包的加入,增加多元互动,提高了聊天匹配率。

学习运营思维,这3个方法一定要看

5. 优化用户体验还能如何提升?

说出方案,讨论,验证,再到解决。

一款成熟的社交产品,必须具备让用户从陌生到了解。(陌陌问答,聊天室,K歌,狼人杀这些)。

其实Soul机器人大部分的话题都是比较尬的。新鲜感一过,最后终究变成:“我和他有什么好聊的??”

这个时候,你是否就发现了这些问题,那么就可以对这些体验进行优化了。

说出你的优化方案,展开讨论、验证、解决。

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或者运营经理,「让soul的用户避免尬聊」、「让soul的好友聊的更久」?避免她们「用完即到微信聊」,这些优化是不是应该一步步完善。

四、不正经总结

以上的目标拆分法、优先级评估法、场景分析法是常见的三种解决问题的运营思维方法和技巧,可以构成产品运营做事的基本方法论。

在产品运营的工作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沟通技巧等能让我们快速成长,虽然不一定是必备的,但可能是非常有效的。

虽然还有很多要分享,再写就要拖稿了,也许不完美才是人生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